股票杠杆如何操作 研究新识丨姚昕卓、陈宥成:呼马尔工业研究综述

股票配资平台查询_最新股票配资平台_专业配资平台

股票配资平台查询_最新股票配资平台_专业配资平台
你的位置:股票配资平台查询_最新股票配资平台_专业配资平台 > 最新股票配资平台 > 股票杠杆如何操作 研究新识丨姚昕卓、陈宥成:呼马尔工业研究综述
股票杠杆如何操作 研究新识丨姚昕卓、陈宥成:呼马尔工业研究综述
发布日期:2025-01-11 16:47    点击次数:185

股票杠杆如何操作 研究新识丨姚昕卓、陈宥成:呼马尔工业研究综述

欧盟统计局当天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欧元区9月CPI年率终值为1.7%,低于最初估计的1.8%。这是自2021年6月以来通胀率首次低于欧洲央行2%的目标,表明欧洲央行控制物价上涨的长期努力已取得明显效果。但是欧元区最新的制造业PMI以及就业数据表现不佳股票杠杆如何操作,因此,眼下改善经济前景可能已经成为欧洲央行的首要考量。高盛预计,在本次降息之后,欧洲央行将连续降息25个基点,直到政策利率在2025年6月达到2%。

摘要

呼马尔工业(Hummalian industry)是西亚黎凡特地区的旧石器工业,其发掘地点位于叙利亚中部埃尔科姆(El Kowm)地区。呼马尔遗址自1965年起经过数次调查和发掘。呼马尔工业的主要文化层位位于第6、第7层和沙层αh层,年代处在耶卜鲁德(Yabrudian)和莫斯特(Mousterian)工业之间,距今约20万年。石器工业特点主要为石叶与小石叶技术。石叶生产技术为棱柱状石叶剥片法和似勒瓦娄哇石叶剥片法,生产的石叶大而长,会选取一部分修理一侧或两侧刃,一般作为尖状器或刮削器。此外还通过剥取小石叶石核和雕刻器石核生产较窄的小石叶,通过对石片或断块采用截断修理技术生产较宽的小石叶或小石片。呼马尔工业的发现与研究为理解旧大陆西部早期石叶技术的演化提供了重要视角。

展开剩余96%

1 引言

石叶技术是Clark所总结的五种模式中模式四(Mode 4)的典型特征[1],在旧石器时代人类技术演化历程中具有全球性与时代性意义。窄,长,薄,是对石叶形态的基本概括[2],同时学界普遍认为,石叶的长度一般为宽度的两倍以上,两边和背面纵脊平行或近平行[3,4]。模式四的产生是以模式二和模式三为母体的,石叶至少可以追溯到阿舍利技术末期[5]。勒瓦娄哇技术中也包含了生产石叶的技术[6],古朴的勒瓦娄哇石叶技术就发展于距今约25万—13万年的东非和黎凡特地区[7-9]。目前学界主流观点认为,石叶技术具有三种剥片方法:棱柱状石叶石核技术(prismatic method)、勒瓦娄哇技术(Levallois method)和呼马尔技术(Hummalian technique)[10]。前两种应用较为普遍,且国内外学术界已有广泛研究。但就呼马尔技术而言,国外的发现与研究仅限于西亚地区,国内对于该技术时空分布与技术面貌的认识仍比较模糊。鉴于此,笔者不揣冒昧,尝试对呼马尔工业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初步探讨呼马尔工业在旧大陆西部早期石叶技术演化体系中的位置,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2 呼马尔遗址的发掘历史

呼马尔遗址发现于叙利亚中部的埃尔科姆地区,是一处黎凡特内陆旧石器时代遗址(图1)。埃尔科姆绿洲是一处约20 km2的洼地,位于拉萨法(Rasafa)、巴尔米拉(Palmyra)和代尔祖尔(Deir ez-Zor)之间的叙利亚草原,海拔约450 m,处于肥沃的新月(Crescent)地带。埃尔科姆地区主要包括露天遗址和洞穴遗址两种类型,呼马尔遗址属于保留了部分原生堆积的洞穴遗址[11]。

1965年,由van Loon率领的“芝加哥东方研究所探险队”首次对埃尔科姆地区进行了考古调查。1967年5月,由Suzuki领导的“东京大学西亚科学考察队”在黎巴嫩和叙利亚附近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这次考察注意到了埃尔科姆地区三个旧石器时代的露天土台(Tell),分别是Tell el-Madar、Tell Oumn Teil和Tell Hassan Unozi,其中最后一个被Buccellatis命名为“Tell Hummal”[13]。

1978—1980年,Cauvin等对埃尔科姆地区进行了调查[14],确定了从旧石器时代早期晚段到旧石器时代中期晚段的51处遗址,其中七号遗址便是呼马尔遗址[15]。这里保存着一口25 m深的废井,深入地下约20 m,顶部还有5 m的回填土,在底层(Ⅰa层)鉴定出了一种新的文化,命名为呼马尔文化。在Ⅰa层上方75 cm处(Ⅰb层)发现了典型的耶卜鲁德工业遗物,测年结果为距今约15万年[16],在它们之上则是属于莫斯特工业的Ⅱ、Ⅲ、 Ⅳ、Ⅴ层[17]。如此看来,呼马尔工业似乎要早于耶卜鲁德工业。

1982—1985年,Le Tensorer领导团队对呼马尔遗址的地层进行了新的研究。研究者发现只有耶卜鲁德工业的石器是原地埋藏的,而呼马尔工业的石器是被回填到井底的,于是便反驳了之前的观点,证实了耶卜鲁德工业层实则是早于呼马尔工业层的[18]。此次研究将其分为了Ⅰ、Ⅱ、Ⅲ、Ⅳ、Ⅴ、Ⅵ六个层位。Ⅰ层分为Ⅰa层和Ⅰb层,Ⅰb层位于底部,以耶卜鲁德工业的刮削器为主,其上叠压以规则石叶为特征的呼马尔工业Ⅰa层。Ⅱ、Ⅲ、Ⅳ、Ⅴ层中主要是莫斯特工业遗物。Ⅵ层也分为Ⅵa层和Ⅵb层,含有一些偶经修理的厚石叶,起初被认为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一个过渡时期。在Ⅵ层之上,还有厚达8 m的全新世沉积[19,20]。

2011年,Le Tensorer将呼马尔遗址的地层序列分为两类,一类是原生地层,另一类是坍塌到洞穴里的非原生地层。原地埋藏的地层类型包含A—G共7个组(图2):A组包括第1—3层,年代包括全新世初期至今;B组为第4层,年代为晚更新世晚段的似奥瑞纳工业时期;C组为第5a—5h层,年代为晚更新世的莫斯特工业时期;D组包括第6—7层,为中更新世晚段的呼马尔工业时期;E组包括第8—12层,为中更新世晚段的耶卜鲁德工业时期;F组包括第13—14层,为中更新世早段的阿舍利–泰亚克(Acheuleo-Tayacian)工业时期;G组包括第15—23层,年代为早更新世,石器工业面貌类似于奥杜威工业。同时,在非原生地层的αh层底部的局部区域保留了大量呼马尔工业石制品[21]。

目前的考古序列显示,原生的呼马尔工业层在所有被发掘的区段中都介于耶卜鲁德工业层和莫斯特工业层之间,年代为距今约20万年,贯穿了第6、第7层。呼马尔遗址连贯没有断层,但不同地层之间的遗物密度有所差异[11]。第6b层遗物密度最大,每立方米达2682件,这可能与水位的消退和泉水活动的减少有关。第7层密度较小,应是当时水位上升所致[12]。

3 呼马尔工业技术特征

呼马尔工业所使用的石料为覆盖白色石皮的黑色或深褐色优质燧石,尺寸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在遗址周围半径为15 km的范围内广泛分布[22]。类型主要包括石片、修理石片、石叶、修理石叶、小石叶、石核修理石片、碎屑、断块、石核和石锤等,其中占比最高的是石叶、石核修理石片和碎屑。通过观察如此多种类的石器材料,可以重建包括石器剥片、工具制作以及回收和修理在内的一个完整的操作链。作为黎凡特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早段(EMP)的代表性工业,呼马尔工业中可见棱柱状石叶技术和似勒瓦娄哇技术,主要特点是以生产大而长的石叶为主,以生产尺寸较小的小石叶(小石片)为辅 [11,23]。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石器生产序列。

3.1 石叶生产操作链3.1.1 石叶石核

石叶的定义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具有体现利用脊的概念型板[24](mental template)[25],不论是利用自然脊还是利用人工预制的脊,石叶都是沿着背脊被剥落,体现了生产者的预制计划[26],这使偶然产生的与石叶形态相似的石片得以被排除在石叶之外。李锋提出石叶技术的两个层面,即思想层面和观测层面,只有通过观测背脊和侧边属性才能判断其思想层面是不是石叶技术。要想实现石叶的两边平行或近平行,就需要先保证背脊存在[27],这种对脊的利用在石叶技术初期可能是偶然性的,当技术人群认识到平直的脊有利于力量的传导[28],可以打下更长的石叶时,这种技术便会逐渐稳定下来。最初的棱柱法石叶剥片可能是利用自然脊,而勒瓦娄哇石叶技术则是利用人工预制的脊,两种石叶剥片技术之间存在何种联系? 石叶打制人群又是如何探索出更易剥片的人工脊的? 呼马尔石叶技术提供了证据。

呼马尔石叶剥片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体现于,在同一块石核上可以观察到棱柱法石叶剥片和似勒瓦娄哇石叶剥片同时存在,这种技术使得呼马尔人群能够充分利用完整的石核。呼马尔石叶石核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棱柱状(Laminar)、似勒瓦娄哇状(Levallois-like)以及属于它们之间的过渡形态(from Laminar to Levallois-like)。棱柱状石叶石核又可分为三类:宽面石核(facial debitage)、窄面石核(frontal debitage)和半旋转石核(semi-rotating debitage)。以呼马尔第6b层为例,棱柱状石叶石核数量占总石核的55%,其中窄面石核数量占比3%,剥片利用石核最窄的面,台面简单预制,一般沿自然脊剥片,获得的石叶数量不多;宽面石核数量占比10%,从石核的最宽面先进行开发,有单台面单向剥片和双台面对向剥片两种类型(图3,1、3、5);半旋转石核数量占比42%,一般是从石核的一个面逐渐过渡到相邻的面,大多是单台面,剩余的双台面石核中,两个台面大多不完全平行,而是相对偏移的。在剥片过程中,这些石核可能并非有意选取宽面或窄面,也不高度预制修理核体或台面,而是随机挑选适合的自然脊便开始打片,有些石叶石核剥片止于棱柱法,而有些则随着剥片面的扩大,开始向似勒瓦娄哇石叶石核形态转变,主要体现在宽面石核和半旋转石核上[22,29]。

在呼马尔工业中,石叶石核一般是先使用棱柱法进行剥片,在消耗的过程中,两端逐渐变薄,剥片面的中部形成一个凸起(图3,3)。此时呼马尔人群会选取双台面石核的侧边或单台面石核的远端来做补充台面,尤其是侧边补充台面向内打击。在这种向内打击的过程中便呈现了向心形态,很像勒瓦娄哇石叶石核的预制剥片面[23]。通过去除这样的边缘石片或沿剥片面周边去除一圈小石片,相对平行的棱柱状石叶剥片片疤已经被破坏,呈现出向心的形态,实现了棱柱状石叶剥片向似勒瓦娄哇石叶剥片的过渡(图3,2、4、6),剥下来的石叶就呈现出棱柱状和似勒瓦娄哇状两种形态。

剥片初期的石叶多为棱柱状石叶,剥片后期的石叶多为似勒瓦娄哇石叶,每一块石核不一定被完整地消耗掉,因此在呼马尔石叶工业中就出现棱柱法剥片占主导这一现象[22,29]。棱柱法剥片一般不经预制,素台面,产生的石叶较细,而似勒瓦娄哇剥片经过预制,产生的石叶较宽。通过观察两种石叶的石皮,也可以看出,棱柱状石叶的石皮(15%)主要分布在远端,其次是近端和中端,表明即使是在棱柱剥片法相对有限的预制过程中,修理和减薄也主要发生在近端。而似勒瓦娄哇石叶的石皮(6%)则均匀分布在近端、远端和中端,且整体石皮覆盖率没有棱柱状石叶高,表明其经过了高度预制[22]。

3.1.2 石叶

呼马尔工业起初几乎被视为石叶的代名词,这些石叶多用硬锤打制,其长度短的为4—5 cm,最长可达到16 cm,长宽比为2.7—3。石叶截面呈现多样化,较厚者呈三角形或梯形,较薄者则截面较为扁平[23,29,30]。

3.1.3 石叶工具

呼马尔人群会挑选部分石叶来进行二次加工,一般会修理成细长尖状器(points)或聚刃边刮器(convergent side-scrapers),也有人称之为呼马尔尖状器(Hummalian points)(图4,1—8)。石叶工具在尺寸上通常比未经修理的石叶大,表明当时人群更倾向于选择尺寸较大的石叶来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只有截面较厚的石叶才会被修理,而那些具有相同长度、截面较平的似勒瓦娄哇石叶却未经修理(图4,9—12),这也反映了两类形态不同的石叶可能具备不同的功能[11,23]。Beyries对与呼马尔遗址相似的另一处旧石器遗址哈尤尼姆(Hayonim)F层的石叶工具进行了微痕分析[31],发现通过棱柱法石叶剥片产生的厚而长的石叶工具主要用于皮革和骨骼加工,而通过勒瓦娄哇石叶剥片法产生的较薄而宽的石叶工具则主要用于屠宰动物,这为呼马尔工业的石叶工具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这些形态各异的修理尖状器主要与屠宰及加工动物有关,也侧面印证了黎凡特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早段狩猎经济的重要地位。

3.2 小石叶(小石片)生产操作链

呼马尔工业的另一大特点是小石叶工业,小石叶的宽度一般不超过1.2 cm,长度不超过5 cm。小石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较规整的小石叶,形态较细,符合窄长薄的定义;另一种小石叶从截断的石片或石核上剥下,形态较宽,有的长宽比甚至达不到1∶2,只能被称为小石片[29,30]。

形态规整的小石叶通常产自小石叶石核(bladelet cores)和雕刻器石核(burin-cores)(图5),前者与亚欧大陆西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小石叶技术非常相似,核体的片疤呈现规整而连续的形态。从雕刻器石核上打下的小石叶则相对较宽,一般大于0.5 cm,小于1.2 cm。以第6b层出土的两类生产小石叶的石核为例,小石叶石核的平均长度为4.5 cm,略短于雕刻器石核的平均长度4.7 cm;此外,小石叶石核的长度标准差为1.1,也小于雕刻器石核的长度标准差1.4;片疤数量方面,小石叶石核的平均值为3.5,大于雕刻器石核的平均值2.4,小石叶石核片疤数量的标准差为0.5,小于雕刻器石核片疤数量的标准差1.3。这些数据表明,小石叶石核的形态较之雕刻器石核更加规整,产生的片疤数量更多,在剥片中对片疤的控制也更为精准[30]。

这两种小石叶剥片技术主要以断裂(也有少量是完整)的石片、石叶和断块等为石核进行单向剥片,小石叶毛坯的选择并不会投入太大的精力,但挑选的毛坯厚度一般要比石叶或石叶工具厚。打制时不重视台面修理,也不追求石皮的去除,一般是沿着自然脊或因破裂面产生的脊剥片,片疤的排列较为杂乱,投入小因而带来的回报也小,在废弃的残片断块上零星打下几块小石叶被视为一种机会主义[32]。在某些时候,也会出现沿一个面剥片逐渐扩展到另一个面的情况,与上文棱柱法剥片中半旋转石叶石核的剥片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处[30]。

另一类生产小石叶的技术被称作“Nahr Ibrahim”(NI)技术[33],该技术往往选取未经修理的石叶或长石片,截断一端或两端,然后重新修理台面以剥取小石叶。有时由于核体被截断不够长,或在打制中力量传导不够,打下的小石叶长度相对短,这些较短的小石叶有时甚至被称为小石片(shortened/small flakes)。尽管被称作小石片,但在打制过程中体现的概念型板仍是生产小石叶的方式,故把它归到此类。

使用Nahr Ibrahim技术可以生产出截断修理石核(truncated-faceted pieces)(图6),这些石核的预制程度高,截断处可以观察到许多修理小面,部分剥片方式与呼马尔似勒瓦娄哇石叶石核剥片相似。而小石叶石核和雕刻器石核在剥片中较少预制,一般为素台面,剥下的小石叶与棱柱法剥片剥下的石叶形态相似,只是尺寸较小[23]。这可能正是大石叶剥片技术向小石叶剥片技术的迁移,只是碍于毛坯被截断后变短,打下的石片达不到足够的长度,因此在截断修理石核上会出现小石叶和小石片两种片疤共存的现象。

呼马尔工业起初几乎被视为石叶的代名词,这些石叶多用硬锤打制,其长度短的为4—5 cm,最长可达到16 cm,长宽比为2.7—3。石叶截面呈现多样化,较厚者呈三角形或梯形,较薄者则截面较为扁平[23,29,30]。

3.1.3 石叶工具

呼马尔人群会挑选部分石叶来进行二次加工,一般会修理成细长尖状器(points)或聚刃边刮器(convergent side-scrapers),也有人称之为呼马尔尖状器(Hummalian points)(图4,1—8)。石叶工具在尺寸上通常比未经修理的石叶大,表明当时人群更倾向于选择尺寸较大的石叶来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只有截面较厚的石叶才会被修理,而那些具有相同长度、截面较平的似勒瓦娄哇石叶却未经修理(图4,9—12),这也反映了两类形态不同的石叶可能具备不同的功能[11,23]。Beyries对与呼马尔遗址相似的另一处旧石器遗址哈尤尼姆(Hayonim)F层的石叶工具进行了微痕分析[31],发现通过棱柱法石叶剥片产生的厚而长的石叶工具主要用于皮革和骨骼加工,而通过勒瓦娄哇石叶剥片法产生的较薄而宽的石叶工具则主要用于屠宰动物,这为呼马尔工业的石叶工具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这些形态各异的修理尖状器主要与屠宰及加工动物有关,也侧面印证了黎凡特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早段狩猎经济的重要地位。

呼马尔工业的另一大特点是小石叶工业,小石叶的宽度一般不超过1.2 cm,长度不超过5 cm。小石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较规整的小石叶,形态较细,符合窄长薄的定义;另一种小石叶从截断的石片或石核上剥下,形态较宽,有的长宽比甚至达不到1∶2,只能被称为小石片[29,30]。

形态规整的小石叶通常产自小石叶石核(bladelet cores)和雕刻器石核(burin-cores)(图5),前者与亚欧大陆西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小石叶技术非常相似,核体的片疤呈现规整而连续的形态。从雕刻器石核上打下的小石叶则相对较宽,一般大于0.5 cm,小于1.2 cm。以第6b层出土的两类生产小石叶的石核为例,小石叶石核的平均长度为4.5 cm,略短于雕刻器石核的平均长度4.7 cm;此外,小石叶石核的长度标准差为1.1,也小于雕刻器石核的长度标准差1.4;片疤数量方面,小石叶石核的平均值为3.5,大于雕刻器石核的平均值2.4,小石叶石核片疤数量的标准差为0.5,小于雕刻器石核片疤数量的标准差1.3。这些数据表明,小石叶石核的形态较之雕刻器石核更加规整,产生的片疤数量更多,在剥片中对片疤的控制也更为精准[30]。

这两种小石叶剥片技术主要以断裂(也有少量是完整)的石片、石叶和断块等为石核进行单向剥片,小石叶毛坯的选择并不会投入太大的精力,但挑选的毛坯厚度一般要比石叶或石叶工具厚。打制时不重视台面修理,也不追求石皮的去除,一般是沿着自然脊或因破裂面产生的脊剥片,片疤的排列较为杂乱,投入小因而带来的回报也小,在废弃的残片断块上零星打下几块小石叶被视为一种机会主义[32]。在某些时候,也会出现沿一个面剥片逐渐扩展到另一个面的情况,与上文棱柱法剥片中半旋转石叶石核的剥片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处[30]。

另一类生产小石叶的技术被称作“Nahr Ibrahim”(NI)技术[33],该技术往往选取未经修理的石叶或长石片,截断一端或两端,然后重新修理台面以剥取小石叶。有时由于核体被截断不够长,或在打制中力量传导不够,打下的小石叶长度相对短,这些较短的小石叶有时甚至被称为小石片(shortened/small flakes)。尽管被称作小石片,但在打制过程中体现的概念型板仍是生产小石叶的方式,故把它归到此类。

使用Nahr Ibrahim技术可以生产出截断修理石核(truncated-faceted pieces)(图6),这些石核的预制程度高,截断处可以观察到许多修理小面,部分剥片方式与呼马尔似勒瓦娄哇石叶石核剥片相似。而小石叶石核和雕刻器石核在剥片中较少预制,一般为素台面,剥下的小石叶与棱柱法剥片剥下的石叶形态相似,只是尺寸较小[23]。这可能正是大石叶剥片技术向小石叶剥片技术的迁移,只是碍于毛坯被截断后变短,打下的石片达不到足够的长度,因此在截断修理石核上会出现小石叶和小石片两种片疤共存的现象。

4 讨论与结语

现有考古资料显示,在旧大陆西部,早期石叶技术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早期晚段至旧石器时代中期早段。距今约54.5万—50.9万年,肯尼亚Kapthurin Formation遗址出现原始棱柱状石叶石核与石叶[34]。距今约50万年,南非Kathu Pan 1遗址4a层出现似勒瓦娄哇石叶技术[35]。距今约42万—32万年,以色列Qesem遗址发现较为典型的棱柱状石叶技术[36]。距今约30万年,亚美尼亚Nor Geghi 1(NG1)遗址发现了目前西亚最早的勒瓦娄哇石叶技术[37]。距今约25万—16万年,以色列Misliya遗址旧石器中期早段石器工业以棱柱状石叶技术为特点[38]。不过目前,上述旧大陆西部早期勒瓦娄哇石叶技术与棱柱状石叶技术的演化过程及相互关系尚不清晰。

呼马尔工业处在耶卜鲁德工业和莫斯特工业之间,主要特征包括石叶生产和小石叶(小石片)生产两大技术。石叶生产的显著特点是同时体现了棱柱法石叶剥片和似勒瓦娄哇石叶剥片两种技术,产生的石叶大而长,有些两侧刃或一侧刃会经修理成为尖状器或刮削器。呼马尔石叶呈现出一个动态的过程,起初采用棱柱法剥片,产生素台面的棱柱状石叶;随着石叶石核的开发,有的在侧边或远端选择了继续开发,并在逐渐向心打制的过程中产生台面和背面预制程度更高的似勒瓦娄哇石叶。该动态过程完整地展示了棱柱法石叶剥片向似勒瓦娄哇石叶剥片的转变,也正是这一完整的石器剥片序列使得呼马尔技术被列为第三种石叶技术。呼马尔工业除了生产石叶,还生产尺寸较小的小石叶(小石片)作为补充。以之前被剥下的边缘石片或截断的石叶等为石核,采用小石叶技术、雕刻器技术和截断修理技术,可以看出呼马尔人群对于石器的需求划分开了界限,但所采用的技术仍与石叶的棱柱状剥片技术和似勒瓦娄哇石叶剥片技术对应,体现了石叶剥片技术向小石叶剥片技术的迁移。呼马尔工业中石叶技术与小石叶技术共存的文化面貌,再次体现出在旧大陆早期石叶技术策略中的独特性。

在呼马尔工业中,以石片、小石叶和雕刻器为石核的情况很多,以发掘出土数量最多的第6b层和αh层为例,在第6b层196件石核中,块状石核所占比例不足一半,其余为石片石核、小石叶石核和雕刻器石核[30]。超过半数的比例是非块状石核,表明了呼马尔人群对于石核的挑选并不严格,随遇随用,随捡随剥。对毛坯挑选不严格且对其充分消耗,指向一种原料稀缺的现象[39]。但呼马尔遗址周边地区并不乏优质石料,以石片作为石核毛坯的现象及对先前丢弃的石制品回收再利用,可能是考虑了路程因素以降低运输成本[30]。呼马尔人群会经常做出石器或石片的回收行为,甚至再次利用耶卜鲁德工业时期的刮削器来作为石核,这也再次印证了两种文化的连续性和先后顺序。这里所说的回收具有两种意义,其一是即时性回收,即在第一次石器打制过程中剩余的废片、断块等立刻被重新用作石核,开始下一轮的剥片,尤其体现在雕刻器石核和截断修理石核上。其二是长期性回收,即石器已被丢弃数百年乃至数千年,表面已经覆盖了一层石锈后,又重新被古人拾起,开启新一轮的剥片。这一现象在呼马尔工业的沙层αh层中非常明显,这一层出土的石器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灰色石锈,同时可以从中清楚地看到,叠加在这层石锈之上,产生了新的剥片痕迹[30]。呼马尔工业这种回收再利用的石料开发策略,显示石器生产者应对当地资源环境压力的能动性实践,通过对石料资源的高效充分利用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适应性。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的呼马尔工业中棱柱法石叶剥片向似勒瓦娄哇石叶剥片的转变过程中,不同石叶形态的连续生产以及石核和石片的随时转换为旧石器时代石器操作链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呼马尔工业石叶技术剥片序列表明早期棱柱状石叶技术与似勒瓦娄哇石叶技术可以被同一人群掌握并灵活运用,前者对石核的预制程度低且开发程度有限,后者对石核的预制要求高但可以更为深度地利用原料。早期棱柱状石叶技术与勒瓦娄哇石叶技术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配合使用,该认识为理解旧大陆西部早期棱柱状石叶技术与勒瓦娄哇石叶技术的演化关系提供了新的重要视角。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23VJXG001(欧亚视野下青海高原三江源地区史前石器技术与人群扩散适应研究)

参考文献

[1] CLARK G. Advanced Palaeolithic culture[M]//CLARK G. World prehistory: a new outline. 2nd ed.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48–69.

[2] 陈宥成, 曲彤丽. “石叶技术”相关问题的讨论[J]. 考古, 2018(10): 76–84.

[3] 加藤真二. 中国的石叶技术[J]. 人类学学报, 2006, 25(4): 343–351.

[4] ODELL G H. Tool manufacture[M]//ODELL G H. Lithic analysis. New York, NY: Springer, 2004: 43–85.

[5] BORDES F. Mousterian cultures in France: artifacts from recent excavation dispel some popular misconceptions about Neanderthal man[J]. Science, 1961, 134(3482): 803–810.

[6] 林圣龙. 中西方旧石器文化中的技术模式的比较[J]. 人类学学报, 1996, 15(1): 1–20.

[7] TRYON C A. “Early” Middle Stone Age lithic technology of the Kapthurin Formation (Kenya)[J]. Current Anthropology, 2006, 47(2): 367–375.

[8] CHAZAN M. Flake production at the Lower Palaeolithic site of Holon (Israel): implications for the origin of the Levallois method[J]. Antiquity, 2000, 74(285): 495–499.

[9] SHEA J J. The Middle Paleolithic of the East Mediterranean Levant[J]. Journal of World Prehistory, 2003, 17(4): 313–394.

[10] BAR-YOSEF O, KUHN S L. The big deal about blades: Laminar technologies and human evolution[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99, 101(2): 322–338.

[11] WOJTCZAK D. Rethinking the Hummalian industry[J]. L’Anthropologie, 2015, 119(5): 610–658.

[12] LE TENSORER J-M, JAGHER R, RENTZEL P, et al. Long-term site formation processes at the natural springs Nadaouiyeh and Hummal in the El Kowm Oasis, Central Syria[J]. Geoarchaeology, 2007, 22(6): 621–640.

[13] SUZUKI H, KOBORI I. Report of the reconnaissance survey on Palaeolithic sites in Lebanon and Syria[R]. Tokyo: University Museum, University of Tokyo, 1970.

[14] CAUVIN J, CAUVIN M-C, STORDEUR D. Recherches préhistoriques à El Kowm (Syrie). Première campagne 1978[J]. Cahiers de l’Euphrate, 1979, 2: 80–117.

[15] BESANCON J, COPELAND L, HOURS F, et al. Le Paléolithique d’El Kowm. Rapport préliminaire[J]. Paléorient, 1981, 7(1): 33–55.

[16] HENNIG G J, HOURS F. Dates pour le passage entre l’Acheuléen et le Paléolithique moyen à El Kowm (Syrie)[J]. Paléorient, 1982, 8(1): 81–83.

[17] BESAN‌Ç‌ON J, SANLAVILLE P. Une oasis dans la steppe aride syrienne: la cuvette d’El Kowm au Quaternaire[J]. Cahier de l’Eufrat, 1991, 5–6: 11–32.

[18] LE TENSORER J-M, HOURS F. L’occupation d’un territoire à la fin du Paléolithique ancien et au Paléolithique moyen à partir de l’exemple d’El Kowm (Syrie)[J]. L’Homme de Néandertal, 1989, 6: 107–114.

[19] LE TENSORER J-M, MUHESEN S, JAGHER R. Nadaouiyeh I Aïn Askar: une grande séquence paléolithique du bassin d’El Kowm (Syrie). Premiers résultats, fouilles 1989–1992[J]. Cahiers de l’Euphrate,1993, 7: 11–36.

[20] LE TENSORER J-M. Nouvelles fouilles à Hummal (El Kowm, Syrie Centrale). Premiers résultats (1997–2001)[G]//AURENCHE O, LE MIÈRE M, SANLAVILLE P. From the river to the sea: the Palaeolithic and the Neolithic on the Euphrates and in the Northern Levant. Oxford: British Archaeological Reports Ltd., 2004: 223–239.

[21] LE TENSORER J-M, VON FALKENSTEIN V, LE TENSORER H, et al. Hummal: a very long Paleolithic sequence in the steppe of Central Syria—considerations on Lower Paleolithic and the beginning of Middle Paleolithic[C]// LE TENSORER J-M, JAGHER R, OTTE M. The Lower and Middle Palaeolithic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eighbouring regions. Liège: Université de Liège, 2011: 235–248.

[22] WOJTCZAK D. Hummal (Central Syria) and its Eponymous Industry[C]// LE TENSORER J- M, JAGHER R, OTTE M. The Lower and Middle Palaeolithic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eighbouring regions. Liège: Université de Liège, 2011: 289–307.

[23] WOJTCZAK D, LE TENSORER J-M, DEMIDENKO Y E. Hummalian industry (El Kowm, Central Syria): core reduction variability in the Levantine Early Middle Palaeolithic: Grundformen-Produktion im Hummalien (El Kowm, Zentral Syrien): Kernreduktion-Variabilität im frühen Mittelpaläolithikum der Levante[J]. Quartär, 2014, 61: 23–48.

[24] 陈淳. 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M].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3.

[25] DEETZ J. The analysis of form[M]//DEETZ J. Invitation to archaeology. Garden City: The Natural History Press, 1967: 43–52.

[26] WHITTAKER J C. Blades and fluting[M]//WHITTAKER J C. Flintknapping: making and understanding stone tools. New York, NY: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94: 219–242.

[27] 李锋. 石叶概念探讨[J]. 人类学学报, 2012, 31(1): 41–50.

[28] 王建, 王益人. 石片形制探究——旧石器研究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J]. 考古与文物, 1988(4): 12–30.

[29] WOJTCZAK D. The Early Middle Palaeolithic blade industry from Hummal, Central Syria[D]. Basel: University of Basel, 2014.

[30] WOJTCZAK D. Cores on flakes and bladelet production, a question of recycling? The perspective from the Hummalian industry of Hummal, Central Syria[J].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15, 361: 155–177.

[31] MEIGNEN L. The contribution of Hayonim cave assemblage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alled Early Levantine Mousterian[C]// LE TENSORER J-M, JAGHER R, OTTE M. The Lower and Middle Palaeolithic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eighbouring regions. Liège: Université de Liège, 2011: 85–100.

[32] HAUCK T C. The Mousterian sequence of Hummal (Syria)[D]. Basel: University of Basel, 2010.

[33] SCHROEDER B. The lithic industries from Jerf al-Ajla and their bearing on the problem of a Middle to Upper Paleolithic transition[D].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1969.

[34] JOHNSON C R, MCBREARTY S. 500,000 yearold blades from the Kapthurin Formation, Kenya[J].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2010, 58(2): 193–200.

[35] WILKINS J, CHAZAN M. Blade production ~500 thousand years ago at Kathu Pan 1, South Africa: support for a multiple origins hypothesis for early Middle Pleistocene blade technologies[J].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12, 39(6): 1883–1900.

[36] SHIMELMITZ R, BARKAI R, GOPHER A. Systematic blade production at late Lower Paleolithic (400–200Kyr) Qesem Cave, Israel[J].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2011, 61(4): 458–479.

[37] ADLER D S, WILKINSON K N, BLOCKLEY S, et al. Early Levallois technology and the Lower to Middle Paleolithic transition in the southern Caucasus[J]. Science, 2014, 345(6204): 1609–1613.

[38] WEINSTEIN-EVRON M, BAR-OZ G, ZAIDNER Y, et al. Introducing Misliya Cave, Mount Carmel, Israel: a new continuous Lower/Middle Paleolithic sequence in the Levant[J]. Eurasian Prehistory, 2003, 1(1): 31–55.

[39] HAYDEN B, FRANCO N, SPAFFORD J. Evaluating lithic strategies and design criteria[M]//ODELL G H. Stone tools: theoretical insights into human prehistory. Boston, MA: Springer, 1996: 9–45.

作者介绍:姚昕卓,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陈宥成股票杠杆如何操作,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青年教授。

发布于:北京市

Powered by 股票配资平台查询_最新股票配资平台_专业配资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系统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