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港股市场回暖催生的结构性机会,正被嗅觉敏锐的次新基金精准捕获。Wind数据显示在线配资平台线上,截至3月21日,在运行不足半年的主动权益基金中,超过六成自成立以来有所上涨,其中8只涨超10%,最高的突破34%。同时也有12只产品下跌超过1%。
次新基金的业绩分化背后,是基金经理以截然不同的策略捕捉市场机会。有部分产品闪电建仓斩获超额收益,亦有暂时陷入赛道回调泥潭的。随着市场再次震荡调整,部分基金经理操作也逐渐谨慎,选择“按兵不动”。
“历史上4月份基本面因素对市场影响较为明显,此次可能也不例外,但我们认为更多是结构性的,对一些主题炒作的中小品种影响更大。”摩根士丹利基金分析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基本面因素将对市场产生较为明显的结构性影响。
次新基金出手迅速
在去年9月以来的市场上扬趋势里,A股、港股市场显著转暖,多只成立不足半年的次新基金乘风而起。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去年四季度以来成立的主动权益类产品(仅统计初始份额,下同)共有96只,近六成产品的累计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有超过1%的变化,表明产品已经下场买入筹码。
从业绩来看,超过六成产品自成立以来有所收获,其中,有8只产品成立以来净值增长率超10%。最高的是永赢科技智选A,自去年10月30日成立以来的累计回报为34.25%;排名次之的是成立于同月的财通资管先进制造A,累计回报为25.11%。
华安医药生物A、中加专精特新量化选股A、睿远港股通核心价值A、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等产品成立以来的涨幅均在15%以上。观察来看,这些产品大多成立于去年四季度,短短几日就开始了建仓动作。
以永赢科技智选A为例,该产品是一只发起式产品,发行仅一天就提前结束募集,成立两日(去年11月1日)时净值就出现波动。随后市场迎来一波上涨,该产品10个交易日内的累计回报迅速达到16.13%,且净值涨幅高于沪深300指数,侧面表明该基金已经迅速建仓。
一般而言,新基金的建仓时间大多为1至3个月,最长则不超过6个月。通过数据比对,上述业绩居前的产品大多在成立后7个交易日内就出现净值波动,显示出相对较快的建仓节奏。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市场表现低迷时,基金产品建仓更为谨慎,可以凭借轻仓或空仓躲避下跌伤害;而加速建仓、低位抢筹,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也代表基金经理对行情的乐观态度;在震荡市时,随着行情的板块轮动,基金经理的操作则会出现分歧。
一名中大型基金产品部人士告诉记者,随着市场回暖,不少聚焦热门赛道的产品也采取发起式的方式成立,包括部分正常募集的产品快速结束募集,实则是为了“抢时间”快速建仓,以及时抓住市场机会。
3月以来,市场进入震荡调整,科技板块也出现了分化和波动。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计算机、电子、通信等板块月初以来均下跌超过1%。在此背景下,部分聚焦相关方向的次新基金在快速建仓后,也暂时未能获得好的收益。
如本月14日成立的德邦高端装备A,该产品同样是只发起式产品,主要投资于高端装备主题相关的资产,成立至21日的累计跌幅为5.38%。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新基金成立后保持着克制,净值一直处于零波动状态。以融通品质优选A为例,该基金2月25日成立,募集规模为6.12亿元。截至目前,这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净值未有任何变化。
“短期波动也正常”
随着A股市场步入国内经济与业绩数据验证期,AI、机器人等前期热点主题方向显著调整。“科技股估值修复到一定程度之后,下一步市场会期待有没有真正的业绩,在估值修复与基本面验证之间的真空期,短期波动也是非常正常的。”中信建投研究所所长武超则表示。
武超则认为,股票投资和行业基本面要分两层去看。从产业的基本进展来看,一些基础模型的出现,对中国科技板块的投资信心是很大的提升,但整个人工智能产业的落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反映到基本面至少要有半年周期,今年一季报对业绩的体现不会非常明显,中报可能效果会更明显,存储、PCB等上游行业映射得可能会更早。
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对第一财经表示,短期波动或放大,但中期维持看好。在该团队看来,短期市场迎来一季报交卷期,前期表现较好的小盘、概念板块可能阶段性逆风,市场重点将逐渐切换至基本面。中期来看,估值和基本面维度均支持看多。
“估值上看,随着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下行,以沪深300为代表的A股主要宽基指数股权风险溢价水平再次接近向上一倍标准差的极端区间,这意味着A股相较债券资产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南方基金宏观策略部分析称。
在兴全全球视野基金经理余明强看来,当前市场估值虽不算便宜,“但是市场也不会存在较大风险,因为政策底已现,未来市场可能将呈现偏震荡格局”。他认为,在震荡过程中,2025年科技成长股可能成为主线。
余明强表示:“未来如果风险偏好回升,资金会追逐AI、半导体等长期叙事板块。但也要适度保持警惕,科技股本身会存在较大的波动,在组合中要适当对冲风险,保持均衡。”
谈及市场风格,前述摩根士丹利基金分析人士认为:“短期会偏向价值股,同时,部分受益于宏观经济政策发力的方向及顺周期品种也存在较好的机会;中长期而言,AI迅猛发展带来的科技浪潮预计仍将是市场演绎的主线。”
金鹰基金权益研究部洪梓超则告诉第一财经,对年内成长风格的占优依旧看好。“在政策和产业趋势双重催化下,科技行情仍处于产业爆发的相对早期,细分方向在调整后有望持续活跃。”
“本轮人工智能行情,至少是跟2013年移动互联网变革相同量级,通用人工智能(AGI)的产业空间甚至可能超越移动互联网。”武超则认为,对于投资者而言,如何在波动中把握机会是一个重要课题,可采取逆势投资,科技板块的波动是常态,投资者应在下跌时布局,而非追高。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曹璐
相关阅读
科技预期领跑结束
168 昨天 19:46
科技股“东升西落”趋势还在持续。
336 03-19 19:56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
74 03-06 18:57
“陆家嘴金融沙龙”系列活动,由上海市委金融办、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陆家嘴金融沙龙”秘书处主办。
65 03-06 10:19
科技冲锋VS能源掉队在线配资平台线上,该不该在调仓博弈中“换道”?
120 02-27 20:1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